在前面的文章中说了白茶中茶多酚的氧化情况,那么同样的鲜叶,最终做成成品的白茶和绿茶对比,哪个的茶多酚含量更高呢?
通常情况下,用同样鲜叶制成的绿茶,其茶多酚含量会高于白茶。
核心原因在于两者的工艺对茶多酚的影响完全不同:
①、绿茶通过 “炒青” 瞬间杀死酶,直接锁住了鲜叶中大部分茶多酚,几乎没有让其发生转化流失;
②、白茶不炒青、不揉捻,鲜叶中的酶会持续作用,让一部分茶多酚(尤其是儿茶素)缓慢氧化、转化成其他物质(如茶黄素、茶红素的前体),导致最终成品的茶多酚总量降低。
简单说,绿茶是 “完整保留” 茶多酚,白茶是 “部分转化” 茶多酚,因此同样鲜叶原料下,绿茶的茶多酚总量更高。
基于同一品种茶树鲜叶(以常见的福鼎大白茶为例) 制作的白茶(白牡丹)与绿茶(烘青绿茶)茶多酚含量实测数据参考表,数据来源于茶叶成分分析的常规研究结果,不同实验室测定可能存在微小误差,但整体趋势一致:
茶类 | 茶多酚含量(以干茶重量计) | 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|
绿茶(烘青) | 约 18% – 22% | 炒青工艺灭活酶,几乎完全保留鲜叶中茶多酚,无显著转化流失 |
白茶(白牡丹) | 约 12% – 16% | 萎凋过程中酶活性保留,部分茶多酚(如儿茶素)氧化转化为其他物质,导致总量下降 |
从数据可见,相同鲜叶原料下,绿茶因 “锁存” 茶多酚的工艺特性,其含量明显高于经历过氧化转化的白茶。
标签: 茶叶知识